走进学院
学院资讯
学生培养

“院长有约” 系列活动总结:对话凝聚力量 同心共筑成长

日期: 2025-07-28阅读量: 14

为畅通师生沟通渠道、提升教育温度,学院精心推出“院长有约”品牌系列活动。贴近学生需求,以常态化交流为基础、以问题解决为核心、以协同发展为目标,“院长有约”不仅架起了师生沟通的“连心桥”,更成为推动学院人才培养与治理水平提升的“动力源”。让我们共同回顾活动创办以来的精彩历程吧!

一、活动概况

“院长有约”系列活动坚持每周和大家见面,春季学期共成功举办20期,累计邀请2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!

聚焦学生关切的学业发展、职业规划、科研管理、学生活动等核心问题,通过围坐对话的形式,构建起“问题收集—即时响应—精准解决”的高效互动模式。

同时,活动创新推出“院长有约+集体生日会”暖心组合,让学生在分享学习成长困惑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学院“家文化”的温暖氛围。

成长不是孤军奋战,而是师生同向发力

二、从“问题解决”到“成长赋能”的双向突破

(一)聚焦学生诉求,实现“小问题”即时响应

活动累计收集并回应了学生在培养模式、科研管理、发展支持等多个维度的诉求,形成即问即答、闭环跟进”的务实成效。

针对学生关注的核心问题,如培养方案、师资队伍建设、博资考及原高校培养流程衔等接问题,为学生提供相应回应与解决方向,帮助学生更快更好进入新环境、新阶段,更快熟悉学院及项目要求,带领学生拨开迷雾,为学生明晰个人发展方向、制定未来成长规划奠定基础。

(二)拓展成长维度,打造 “第二课堂” 育人场景

活动不仅聚焦“问题解决”,更通过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与资源链接,为学生提供长远发展指引,形成“答疑+赋能”的双重价值。

  • 刘铁岩院长在集体生日会等活动中分享个人成长经历,鼓励学生提升时间效率、勇于突破创新,以“过来人”视角传递成长智慧。

  • 郑书新老师创新“成长经验+问题反馈”双向沟通模式,分享科研路径、产业孵化实践及战略规划方法论,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发展新思路;

  • 于超老师结合清华求学经历,详解论文开题、评审标准,解读“无要求即最高要求”的学术理念,并针对博士生职业规划提供实用建议,鼓励学生专注学术本质;

  • 邵帅老师分享科研与职业成长历程,介绍学院与高校的横向合作与企业的技术交流,同步传递企业招聘意向,为学生对接实践资源;

  • 戴蓓洁老师系统解答项目制培养、毕业要求等核心问题,明确“科研成果+应用价值”的双重导向,消除学生对培养周期、跨项目学习的顾虑;

三、未来展望:以 “闭环机制” 推动 “治理提升”

“院长有约”品牌系列活动将长期、常态化开展,未来我们会:

1.完善闭环机制:优化“收集—响应—反馈”全流程,确保学生诉求“件件有回音、事事有跟进”,以高效行动力为学子成长保驾护航。

2.转化改革动力:将学生诉求与学院建设深度结合,把“小问题” 转化为优化学科布局、完善培养模式的内生动力,实现“解决一个问题、提升一类治理”。

3.打造育人高地:通过持续深化师生对话、拓展资源链接场景,推动学院向“人才培养高地”迈进,让“师生协同、双向奔赴”成为学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

结语

本学期的“院长有约”系列活动暂时告一段落,下学期我们将会以更加鲜活、多样化的形式与大家见面!那些你所困惑的、你所迷茫的、你所忐忑的,都来“院长有约”活动中向我们诉说吧!让“院长有约”进一步助力学生成长、为学院发展赋能。我们共同“以对话谋发展,以同心向未来”!

敬请期待~

“聆听历史回想,凝聚奋进力量”--北京中关村学院主题党日活动
北京中关村学院七月&八月集体生日会:蝉鸣庆生,笑语盈夏